第十二章:中考失利
《平凡的世界1993》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尚小说网23xj.com
九十年代,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
原阳的很多学生,中考选择考中专学校。
当年考上中专,一旦收到录取通知书,就立马迁户口,俗称“农转非”。
现在人可能对户口这玩意儿没什么概念,当年可是吃皇粮的待遇的。
在淮北平原,九十年代还是农业为主的时代,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考上中专,即是由此可进入城市户口的序列,再也不要面朝黄土背朝天了。
读财经类、医学、师范类中专,两年毕业后就可以分配工作,有了工作就有铁饭碗。
乡下的学生很少选择考高中,读了高中三年再考大学,还不一定能考上大学。
复读几年,有的学生课本都能倒背如流,依然很难考上中专。名额就那么多,每年一个乡镇也就三四个名额。
似乎只能排队等候,没有三五年,就上不了中专。
那时的中考分两次,第一次中考是选考高中的考试,也是报考中专的预选考试。中专考试的预选成绩要远远高于高中录取的成绩。
张怀远和他的一帮伙伴们,都选择了报考中专,预选通过后,经过一个月的准备。预料之中的事,张怀远和他的伙伴们,没有被中专录取。
徐永中考结束后,选择跟着哥哥去江城卖烧饼。
冷锋、徐新亮、许天鹏选择继续复读。
那一年,阮桥中学考上四名中专生,张怀远的中考成绩排在阮桥中学的第六名。
这一成绩也刷新了,阮桥中学应届生中考考入前十名的记录。
张怀志有个亲戚在县城教书,他建议张怀志考高中,“考中专,浪费几年中考,毕业了也只能去镇上工作,最多去县城工作。读高中,考大学,毕业了去县城,去省城工作,去更大的城市工作!”
张怀志轻松的被原阳中学录取。
那个时代很多人,有的人考了七八年还没有考上。有的干脆结了婚,继续复读。每次考试的失败,不仅是身体的摧残,还是精神的摧残,更是对全家人经济和精神的摧残。
每次中专考试失败的考生,都是一次痛苦的煎熬。
那个年代的中专考试,就是新时代的“范进中举”。
在乡下,常常喜欢拿别人的落魄当谈资和茶余饭后的奚落。并不是村子里人有多坏,只是大家想找个日常唠嗑的话题罢了。
“志兵家的张怀志,去读高中了,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大学呢,考不上大学,几年又耽误了。”
“志清家的张怀远,成绩那么好,都没有考上中专。咱们家孩子,更不用说了。”
“上学没啥用,还不如去打工,早点挣钱盖房子,娶媳妇。”
“是啊,上什么学,人活一辈子,不就是娶媳妇,生孩子,一辈传一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中岛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尚小说网23x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