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科研成就
【第1/2页】
●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归国后,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最高技术负责人和重要领导人之一。
●1958年,时任中科院力学所所长的钱学森,与副所长郭永怀先生等著名科学家亲手创办了科大近代力学系,并担任系主任长达20余年。
●钱学森在《面向新世纪的数学》一文中指出:“我国数学家的同仁必须看到科学技术以至世界的新变化……所以数学科学的研究和教学也将有相应的根本性变化。”
●科研成就
中国航天事业开创者
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归国后,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最高技术负责人和重要领导人之一。
翻开共和国的年谱,人们清楚地看到,从1956年到1968年,短短的12年间,中国在一无资料、二无技术,经济基础薄弱。外国专家突然撤走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因难,自行设计、制造,试验并成功地发射了导弹、原子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取得了进入世界军事强国行列的入门券,令世人刮目相看。这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创造的近乎天方夜谭式的神话。
“两弹一星”,石破天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欢欣鼓舞,帝国主义胆战心惊。
这一伟大成就是巨人的决心,伟人的筹谋,将军的指挥和广大指战员与工程技术人员团结奋斗的结晶,是火箭、导弹和卫星的总设计师钱学森精心绘制的杰作。
他最先提出建立中国自己的导弹和航天工业,他最先提出我国人造卫星工程的顶层设计方案,并安排了深空火箭和气象火箭研制计划。
在他的建议下,我国卫星研制工程正式启动,他受命担任了首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
在钱学森的主持下,我国制定了“三星计划”,首先保证“东方红1号”卫星成功发射,随后将返回式卫星列为重点,然后发展同步轨道卫星。这一技术路线使我国卫星事业取得巨大进步,为载人航天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宣告成立,钱学森任研究院院长。
钱学森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
在他的具体领导下,自1960年,我国研制成功了第一枚导弹之后,他又亲自主持我国“两弹结合”的技术攻关和试验工作,于1966年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