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激光武器科技知识(下)
导航

中国激光武器

《激光武器科技知识(下)》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尚小说网23xj.com

中国激光武器

1997年10月,美国以中红外线化学激光炮两次击中在轨道上运行的废弃卫星,宣告这次秘密试验完满成功。在此同时,中国国防光学单位正加紧攻关,争取在2000年前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并为战术激光武器的产量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简介

光学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得到很大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已成为重要的战略工业,制造光学玻璃的原材料、含铁量低的石英砂变成战略矿产,光学玻璃制造技术也很保密。国民政府在抗战前建立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光学工厂,昆明光学工厂,主要用于制造军用双筒望远镜,其技术水平在当时来说相当高,足与欧洲工厂媲美,是中国当时少数能和列强一较高下的工业,但以规模来说则未见突出。今日中国军用光学技术的骨干,也大都直接或间接来自昆明光学工厂,但那时该厂却只有400多人。

中国科学仪器馆

1951年建立的中国科学仪器馆,是中国军用光学工业的起步,并为苏联援建的208光学仪器厂培养了制造光学玻璃的全套技术骨干,也为后来成立的长春光学机械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或长光所)培养不少人才。长春光机所成立后的首要任务是150工程,研制专为对地地弹道飞弹进行追踪、精密测量、观测距离不少于150公里的大型光学系统,简称追踪电影经纬仪。除此之外,这套系统还有时统设备、引导雷达、程序引导仪、判读仪及数据处理设备等,当时只有美国装备了类似的系统。重要的150工程由于技术难度大,所以前国防科委副主任钱学森曾多次对长光所发出重要指示及亲临指导。结果电影经纬仪的技术指标大都超过了设计要求,目前的第四代产品具有红外或激光自动迫踪能力,能以电脑实时运算及打印数据,在性能上相当于外国同类先进产品水准。为进行东风5型洲际弹道飞弹测量工作,国防科委要求成立718工程项目。

718工程

包括了建造远望号远洋测量船、向阳红10号远洋调查船、大江级远洋打捞救生船、福清级大型油水补给舰、远洋拖船、051型驱逐舰等当时大陆最尖端的项目,参与工作的部委有35个,其他单位1180个、人数达数十万,经过10年努力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具有远洋测量追踪能力的国家。远望号测量船的主要设备及技术性能接近美、苏在1970年末期水平,船上测量设备主要是雷达,但在雷达盲区的测量及精密测角等必须采用光学仪器,为达成精准测量这些设备的研制和生产要求都极为苛刻。

长春光机所

此外,长春光机所也为092型导弹核潜艇研制了配套的飞弹发射瞄准装置和合制潜望镜,为进行巨浪1型潜地飞弹而研制的测量仪器与进口仪器比较,中国的光学设备数据更完整。为发展返回式卫星的空间摄影系统,长光所受7机部(即第7机械工业部,也就是今日航天部门的前身)委托担任这个工作,在北京成立了一个新的第15研究院。15院后来被撤销,人员被分配到7机部508所。返回式照相侦察卫星上的相机虽然解析度不高,但总算使中国在1970年具备太空侦察能力,成为全球第3个有返回式卫星的国家。

微光夜视仪

用于研究核爆过程的高速相机是由西安光机所负责,该所是由长光所抽调骨干援建而成。因为高度保密,西光所过去鲜为人知,龚祖同所长在开放后曾荣获国际高速摄影的Photo—Sonics奖。西光所研制的相机能拍摄每秒几百至几万帧的照片,在80年代更是开发出具国际水准,分辨率达10~11至10~13秒的变相高速相机。夜视技术在1950年是极机密的尖端技术,长光所当时便展开这项研究,同样是龚祖同带头研制的主动红外线变像管和红外线夜视仪,在1958年试验成功并由昆明光学仪器厂推广生产。1960年又开发出由三级串联像增强管组成的微光夜视仪,能看到百米以外的人体活动。

光学技术装备

上述要求很高的光学技术装备,除空间摄影系统外,其他无论发展时间或技术性能都不比外国同类产品差,大陆各地研制的高低技术光学军用仪器可说数以干计,当中不乏精品。只是当时的政治动乱,加上发展项目太多、资金不足、战略政策及方针未能有效配合,使中国军用光学设备在1960年中期放慢发展脚步,但仍偶有佳作,光是1970年装备陆军的主动红外线观察瞄准镜就有10多种,不过这类装备当时已开始被第一代微光夜视仪代替。中国目前的夜视技术仍落后列强十于年,不过近10年来发展速度已经加快。

激光元器件的开发应用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在美国诞生,翌年长光所就研制出在结构上更为先进的同类产品,当时有多个单位同时进行这项工作。由于该项成果具有突破性,推广激光的文章令其更受注目,中国高层在衡量国内外技术进展后大受鼓舞,决心大力发展激光设备。1965年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制成铝石榴石激光晶体,翌年制成YAG激光器,1972年高重复频率调QYAG激光器研制成功。用于军用光纤通信的半导体激光器也在1960年中期开始研制,20年内中国先后研发出C02激光器、氩离子激光器、环形激光器、稳频激光器、远红外激光等,并于1970年中期开始量产于陆军武器测距、弹道测量、人造卫星测距、大气激光通信、光纤通信、海军武器测距、陆空军武器导引等方面的系统。

例如1974年北京工业学院等单位开始探索激光半主动导引技术,在1977年制成样机,目前空军已装备几种激光导引炸弹,主要用于强5攻击机。激光导引反战车飞弹方案于1983年制定,目前第一代这类武器已初步具备量产能力,被称为闪电1号飞弹,第二代的同类飞弹也正在研制中。另外,中国也与外国同时研制出调QYGA激光器,使其很早就实现了宝石轴承激光打孔,激光测距和激光通信也到较快发展。供新装备使用的光纤数位资料汇流排已研制成功,可取代现役的1553B资料汇流排,至于战机上的光传操纵系统也完成了初步发展阶段?

开发和应用

由此可知,中国在激光元器件的开发和应用未落后大多,技术上也不算差,具有相当的潜力。1960年已开发出强激光武器中国在激光元件器和基础技术研究方面水准略次于美国,1960年曾名列前茅,当时各国都以为强激光武器能很快投入服役,所以中国高层亦乐于进行这方面的投资?1964年初毛泽东就此事询问聂荣臻元帅,探讨是否要发展这个新技术的问题,聂荣臻当即表示:“一定要做,即便就像把钱投进大海也得做。”经过讨论,国防科委决定将强激光武器列为重点攻关武器,正式命名为6403工程(64年3月成立之意)当时中国高层之所以深具兴趣,主要是着眼于高空防御方面。当时美国的B—58和发展中的XB—20高空战略轰炸机,A—12/YF—12高空高速长程战斗机和日后的SR—71高空战略侦察机等,对大陆的未来空防威胁甚大。中国虽然在1959年成立了操作SA—2地空飞弹的543部队,但无论部队规模或飞弹数量都不足,应付台湾黑猫中队U—2侦察机已十分艰苦,无暇他顾,而空军战斗机和高炮部队对未来的威胁更是束手无策。更要命的是当时中国正在罗布泊及三线地区加紧秘密发展导弹核武器的596工程,若这些珍贵的情报被“高空窃贼”所盗去,国家尊严及安全将大受打击。

激光技术的研究

中国高层有鉴于此,决意加速研制红旗2号、3号防空飞弹和“歼—8”高空高速战斗机,但因为大陆工业基础薄弱,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大的改观,所以刚取得初步突破的激光技术似乎为上述需求带来一线生机。美国当时也有这类计划,把它称为“死光炮”(当年对激光武器的统称),考虑到两国技术接近,抢先对手一步制成激光武器就成为中国科研人员的目标。在聂荣臻等支持下,1964年中国科学院组建了激光专业研究所:上海光机所,主攻高功率、大能量的强激光器研究工作,而上光所,其实也是长光所协助兴建的,可见长光所具有承先启后的领导地位?根据国际着名的中国首席军用光学权威王大珩所述,上光所成立以后,因为王淦昌等专家预测强激光聚焦可能产生核聚变,极力鼓吹发展,所以研究所兵分两路,一路由邓锡铬领头进行激光核聚变研究,一路由王之江率领发展激光武器,这两种尖端技术也就这样子在上海奠定了基础。1974年王大珩率团出访美加介绍了大陆国产强激光装置已打出了中子,令人刮目相看,加国专家表示两国已处于同一水平。

神光的研究成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优俊高手转生到了赛马娘世界》《预支未来,修出个人间武圣!》《精神病在废土当万人迷》《全球降临:带着嫂嫂末世种田》《我的师妹不可能是傻白甜》《洛杉矶之狼》【天悦小说网】【落秋中文】《非洲创业实录

冯文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尚小说网23x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1窥天光

窥天光

其他连载3万字

作者:骨色弯刀

简介:【前期眼盲擅长装可怜思维跳跃后期顶级建筑师漂亮受X白手起家心思缜密后期制造业巨头溺爱型爹系攻】许塘的塘是沉塘的塘,母亲抱着他沉入河底时,岸上火光映着村落,所有人都在笑。周应川的身世与他不......